联系我们
023-65299661

传真:023-65299661

邮箱: wwwcqmi@163.com

地址:重庆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 (重庆大学A区风雨操场旁)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资讯 > 海特克人 >详细内容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加速推进石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刘成、刘平、成田田

时间:2024-07-11 12:09:14 点击:61次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主推的国家标准,是一项国家战略决策。两化融合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实现对传统业务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主业,强化顶层设计,遵循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发布《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数字化转型规划(2023-2035)》,明确公司数字化发展方向、目标和举措,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创新打造出一系列信息化建设成果,为石油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司自2013年1月4日挂牌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工业化和信息化工作,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管理职能由技术发展部承担,2016年上线ERP系统,ERP成功上线实施实现多专业多业务领域全面覆盖,可以从整体成本优化、管控能力提高、内部资源统筹等方面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单井/单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最终达到以项目为切入点,围绕进度、成本、资源,进行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管理目的,实现项目从市场开发、项目承揽、项目执行、完工交付全过程管理。通过ERP系统与各外围信息系统之间的接口,建立经营管理平台的核心数据通道,将经营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综合分析利用,决策层领导可以通过ERP决策辅助分析系统选取所需数据,系统可将抽取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实现了决策信息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人性化,为管理者提供“一站式”决策支持。

2017年,公司成立信息中心,归口管理公司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工作以补短板、促应用、抓提升为重点,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强化网络安全管控,提升ERP和EPBP应用,扎实推进井筒业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消除信息孤岛,加快信息系统集成整合,不断提升信息共享和数据应用水平。

2021年7月加挂“智能信息技术支持中心”牌子,整合信息中心和钻井院信息所资源力量,构建”信息管理、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三大业务一体协同运行模式,2023年12月进一步优化整合全公司信息化力量,做实智能信息技术支持中心,集信息支撑、科研攻关、成果转化、运维支持、现场保障、市场开拓为一体。2023年,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主业,强化顶层设计,遵循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公司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发布《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数字化转型规划(2023-2035)》,明确公司数字化发展方向、目标和举措,聚焦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坚持“六统一”原则,围绕井筒工程核心业务,建设数据资源中心,研发推广专业软件和数智产品,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开展数据建设与治理,支撑应用高效运行。牵头编制石化油服《井筒工程源点数据规范》《井筒工程关键设备数据采集规范》,建设数据资源中心,存储井筒、装备、人力、经营、办公等数据,完成海上1172口历史井资料的结构化入库、陆上54412口井史数据治理及入库,支撑各业务系统应用。

以装备自动化和钻井智能化为发展方向,推广完善井筒业务一体化平台、钻柱双向扭转、装备MRO、智能坐岗、智汇盒等专业软件和数智化产品,不断提升作业现场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1.井筒业务一体化平台

基于该平台搭建了集“生产运行、技术支持、安全监控、应急指挥”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公司两级生产指挥中心、安全监控中心,可实时掌握生产动态、任务流转、实时数据、现场视频、队伍状态等,支撑前后方联动

2.钻井工程参数异常预警系统

结合专家经验及新模型算法研发钻井工程参数异常预警系统,实现复杂情况演进过程中的异常参数预警分析提示,有助于提高井下复杂预警效率、减少钻井事故发生。初步实现对“钩载、泵压、扭矩、总池体积”四种参数的预警提示,在黄河钻井试点应用与计算模型完善

3.钻柱双向扭转控制系统

通过变钻柱与井壁之间间歇性静摩擦为动摩擦,大幅降低摩阻、减轻托压,同时具有快速调整工具面、防止钻柱粘卡等功能,现场应用井段降低摩阻30-80%,提高定向速度20-200%。已在公司内部安装51套,另外开辟了中石油渤海钻探、海洋工程,中石化华北、华东、西南、江汉工程等市场,累计服务120余口井。

4.MRO物联网系统

针对目前现场依赖人工对设备进行巡检、报表填写、维护保养的工作模式,通过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全面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建设了集设备运行动态监测、故障预警提示、报表自动生成、保养自动提醒、远程专家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MRO物联网系统,实现了由“人工值守”向“在线监控”的转变,为装备精准化管理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在胜利、中原、江汉工程先后推广应用48部钻机。荣获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化转型创新场景大赛二等奖及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平台、质量标杆等荣誉称号。

5.钻井液智能坐岗系统

实现液位监测、井控预警、自动灌浆、电子报表等功能,减轻现场人员坐岗工作劳动强度,提高现场井控安全水平。在黄河、西南、海洋试点推广配套5支井队,在牛页、利页、丰页、元坝等区块服务近30口井。

6.钻井工艺工况数字孪生系统

目前已初步建成的国内首套钻井工艺工况数字孪生系统,基于现场实时数据驱动,实现了虚拟环境和物理世界的运行同步,真实还原了现场工况。该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设备动作与采集数据进行关联,做到了钻进、循环、起下钻等工况的实时数据驱动;在对设备内部组件进行拆解展示的基础上,该系统的自动巡游功能能够辅助现场工程师模拟巡检,最终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及钻井施工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控和专家决策支持。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在钻井领域的创新应用,该系统在作业实时监控、钻井智能优化乃至远程自动控制等方面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工业“美团”物供系统

借鉴“美团”“京东”等电商平台运营模式,打造具有石油工程特色的“一站式”物资保供服务系统,构建“用户点单+高效配送+评价提升”的物资供应新模式。2月20日,首台工业盐自动上料车将井队需要的工业盐送到黄河钻井50427钻井队现场,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入“去包装、减人工、自动化”的绿色供应时代。

8.生产指挥中心

2021年11月投入运行的生产指挥中心,以井筒业务一体服务平台为依托,通过生产、技术、安全三部门联动值班,充分发挥了一体化运行优势,提升了业务整体协同效能。该系统串联两级生产指挥中心,实时掌握公司生产进度、现场工况,实现了对重点井、复杂井远程监控和决策支持等功能,在应急事件快速定位、事件类型自动分析、生产信息一键推送、处置过程跟踪记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了公司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2022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调研。他来到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和钻井平台,了解胜利油田创新发展等情况。习近平指出,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下面两张图片来自新华社)。


9.中国设备调剂租赁服务网(ESP平台)

中国设备调剂租赁服务网(ESP平台)是集石油石化专用设备调剂、租赁、服务和报废资产处置为一体的专业化共享平台。

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存量、增量、减量三个中心,建立需求对接匹配通道,推行租赁保供模式,公开资产处置竞价,为闲置设备赋值新能。平台现上架3486台存量设备信息,累计发布求租求购、闲置设备、高新产品、招投标等信息6200多条,拥有客户2300家,为25家内外部企业建立了企业专区,逐渐成为与装备制造企业合作、资源汇集和开放共享的桥梁纽带。

10.数据服务中心

针对石油工程板块业务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未能融合贯通等问题,正在开发建设的数据服务中心,按照集团公司“数据+平台+应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基于石化智云数据中台,集成融合石油工程本部和所属企业的业务数据,建立石油工程板块数据采、存、管、用、服体系。该数据服务中心专区包括1个数据空间、2套数据应用工具、1个专用工作台。用户通过工作台,可申请本企业及其他企业数据,应用ADATA等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API开发及自助分析。该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满足石油工程板块各层级对井筒、装备、人力、经营等业务的数据应用需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过程中,审核组一行三人对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审核。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实现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转型升级,助力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迈上新台阶,有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持续巩固西北油田、勘探分公司传统业务,拓展中石油川庆压裂、大庆西南试气等项目;巩固发展海外沙特、科威特规模效益市场,高效运行土库曼西部修井项目。

做精做优国内潜力市场。推进市场管理机制改革,统筹市场规划和开发。深入推进胜利北疆一体化统筹,补足浅井钻机缺口,适时调整深井钻机部署,确保市场占有率100%。积极拓展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在顺9P1井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凭借“油藏新技术”优势,争取新井位、拓展新市场。紧密跟踪申能集团新疆柯坪南后续井位部署,全力争取钻井工程大包。稳步进入新能源领域,与有实力的国企进行合作,积极争取泰安空气压缩储能项目,紧密跟踪地热、储气库、风电等市场动态,力争在非油领域为“发挥井筒新作用、实现深地大开发”积蓄力量,让井筒传统优势在新能源领域和未来产业中大有可为。

做强做大海外规模效益市场。推进落实海外项目运营新模式,厘清海外工程管理中心与专业经营单位、直属项目部的责任界面和经济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合力开发运营市场,确保全年新签合同额3.4亿美元以上。在中东市场,重点做好合同到期钻修井机的新签续签工作,沙特市场积极参与探井钻机投标,稳步拓展地面测试、压裂、泥浆不落地等新业务,不断延长市场业务链;科威特市场密切跟踪南部油区钻井大包项目,积极拓展钻井液、管具、固井、岩屑治理等业务,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中亚南亚市场,持续加强土库曼市场运行,坚持以新项目撬动旧账款回收不动摇,合理扩大西部修井项目队伍规模,积极拓展中石油阿姆河钻井项目,着力打造新的规模效益市场;全力做好孟加拉西莱特5口钻井大包项目议标工作,力争高价中标。在南美市场,做好墨西哥钻井及相关技术服务项目施工,持续跟进厄瓜多尔油田增产项目信息,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力争开拓更多优质高效海外项目。